|
2011年度,本实验室编制的固定员工40人,租赁制员工3人。其中正高职称9人,副高职称14人,中级职称12人。在过去的一年里,有1位晋升正高级和1位晋升副教授职称。 原子分子物理学科方向2011年7月进校了3名博士毕业生,分别是肖君、杨洋和沈扬,其中沈扬曾获复旦大学校长奖。另外考虑到上海EBIT装置升级改造,建立和完善几个研究实验室,分别由学术带头人领导,以形成一定规模的研究基地,提高科学研究的综合实力,本学科方向还需要进一步补充师资。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学科方向在过去5年中引进3位博士毕业生(海外博士优先)作为师资补充。目前主要考虑原因:除了原有研究任务外,目前正在进行单离子微束平台的搭建,建成后将开展生物物理方面的工作。 现代物理研究所拥有大型仪器设备3台。运行维修和设备改进需要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支撑。根据历史经验和目前开展的工作情况来看,研究所保持5位工程技术人员能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提供实验。 考虑到本科恢复需要师资和学科发展需要年轻的新生力量,为此本年度继续积极采取“送出去”和“请进来”的双重办法,充实教师队伍。我们注重吸收和引进国内外优秀科研人员,强调要组建一支优秀且高效的科研队伍,因此一直注重国际合作和交流,并不断地派送年轻教师和研究生到国际上本领域最著名的实验室去合作研究、去交朋友,以最快的速度掌握国际前沿,也为补充教师队伍打基础。目前我们的研究队伍也比较国际化,其中有一名全职英国籍教授和一名瑞典籍博士后(均非华侨),另有两名副教授分别来自美国和法国,而且每年有5-6名国际访问学者在本实验室工作1月/人。在注重人才引进的同时,也重视提高自身的人才培养能力,通过国际教学交流合作,建设相关的精品课程,以国际先进的理念培养研究生,从中挑选品学兼优者以及部分优秀的博士后出站后留校,然后利用已经建立起来的国际合作网,送到国际一流的研究单位进行合作交流,以重任培养人才。 在人才培养方面,2009年起恢复本科招生24人,2010年28人,2011年27人,招生人数每年基本保持在20-30名之间,目前暂定四届本科生在100人左右。研究生方面,由于近几年导师数量增加而对研究生的需求量加大。同时考虑学科发展的需要和涉密课题的持续性要留年轻的优秀博士作为补充师资。 2011年度,实验室为本系核技术专业本科生开设4门课程,分别是王旭飞老师的《辐射防护》、王平晓老师的《核物理》、张雪梅老师的《核电子学》和《核辐射探测与测量方法》。针对2012年9月份以后即将开设的《核技术综合实验》,在过去的一年里,八个综合实验准备建设工作也已基本完成,部分备件的购置也已基本到位,综合实验的《实验讲义》以及《实验报告》的编写将于2012年4月30日前完成。综合实验涉及核技术、核电子学、光探测、带电粒子探测、真空、低温、高压、自动控制、数据获取等方面的知识,通过综合实验这种准前沿的训练,使学生具有坚实的核相关实验能力,熟悉和掌握利用大型设备开展核科学与技术研究所需要的综合技能,更有利于为我国在国防、能源、航天、生物医学、农业等与和科学与技术相关领域培养和输送高水平的核科学技术人才。
|
|
|